首页 > 头条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诗词名句鉴赏

发布时间:2023-06-19 11:52:42来源: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简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战后萧条之景。
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尽荠麦青青”。
13、《扬州慢》中写杜郎再有才智也会吃惊今日扬州之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14、《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5、《扬州慢》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
16、《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7、《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18、姜夔《扬州慢》中,诗人借景抒情,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19、《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20、《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21、《扬州慢》中,“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句写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
22、《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诗句写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
23、《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诗句既写出杜牧的才华又写出扬州衰败的现状。
24、《扬州慢》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诗句指出杜牧是个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
25、《扬州慢》中,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26、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长满荠菜和野麦,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2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两句用假设的手法写到,曾经在扬州留下很多不朽诗篇的杜牧若再重游故地,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2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两句描写了扬州城二十四桥附近的景色,动静结合,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唏嘘之情。
29、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两句描写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写红药的繁华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再用一个诘问收尾,催人泪下。
30、在姜夔的《扬州慢》中,“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
3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
32、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33、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一句中,“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3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
35、在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两句,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36、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
3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写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
3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39、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
40、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
4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都在空城”一句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42、在《扬州慢》中,姜夔借助“通感”手法,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的句子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43、在《扬州慢》中,“波心荡、冷月无声”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责编: wanglu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