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发布:​全年“不良反应”报告超两百万

发布时间:2023-04-28 21:38:20来源: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引起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如药物中所含的多种化学成分中,有某一种成分本身便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患者本身体质较差、机体敏感度较高,用药后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症状以恶心、呕吐、皮疹、腹泻等轻度不适症状为主,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需及时停药。多数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会自行消失,而若患者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或是因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该药物,则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应治疗或更换药物。

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多数患者都仅表现为轻症不良反应,但是为了避免引起重症不良反应,建议患者用药时咨询医生并遵医嘱用药。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组织编撰、发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

全年“不良反应”报告超200万

报告指出,2022年,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02.3万份,其中,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4.2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1.7%;收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6.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3.0%。

持有人、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责任单位。其中,按照报告来源统计,2022年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占比达87.6%,来自经营企业的报告占8.1%。

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仍居首位

报告显示,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化学药品中,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 抗感染药、肿瘤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镇痛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2022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化学药品中,报告数量最多的为肿瘤用药,占35.1%;其次是抗感染药,占27.8%。按严重报告占本类别报告比例计算, 肿瘤用药的严重报告比例最高,为46.0%,其次是免疫系统用药,为19.1%。

从化学药品类别上看, 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于首位,占比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肿瘤用药占比持续升高,其严重报告构成比居首位,提示临床应始终关注该类药品的风险。

老年人用药安全应持续加强

总体来说,与2021年相比,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未出现显著变化。

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为0.87:1。从不良反应涉及患者年龄看,14岁及以下儿童患者占比再次出现下降,占比为7.8%,总体安全性依然良好;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仍然保持升高趋势,为32.3%。提示临床应持续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

(《全科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责编: caiq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