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探秘东晋南朝时期的隐士聚集地,为何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附近?

发布时间:2023-09-01 09:31:21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全文阅读

“来去捐时俗,超然辞世伪,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出自张载的《招隐诗》

没错,我国自古便有一种隐士文化,这些文人讲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尤其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人颇多

例如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的陶渊明,其的诗句、文章全部都充斥着一种隐士风格,例如:“……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句中没有一个字提到“隐”,但处处不离开“隐”

那时,许多的文人骚客除了写诗或文章表达自己想要隐逸的情感外,还真正地做到了隐居,都纷纷遁入了山林中,不愿意出仕据此发现,东晋南朝的隐士隐居地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附近,这是为何呢?

一、佛教和玄学繁盛

1、佛教之道繁盛

提到这个问题时,先要明确一点,当时社会的环境基本分为南北两地对峙一方面,北方不仅被少数民族国家占据,还使得中原汉人苦不堪言

民不聊生,混乱无序的社会,让平民百姓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寻求心灵上的慰藉鉴于此,当时不同的宗教信仰开始在中原各地盛行,佛教也不例外

另外一方面,文化上,北方以佛教为主,颇受统治者和上层人士的喜爱

事实上,自从两汉以来,印度佛教的传入让其在中原本土兴起,甚至高僧们为了宣扬教义、扩大佛教影响而将儒、释、道进行了融合发展了使得佛教本土化,也让佛教在中原愈发的昌盛起来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胡统寺,太后从姑所立也入道为尼,遂居此寺”,当时身份尊贵的太后都沉迷于佛教文化,成为了佛教中的一员,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又有“……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可见几乎中上层、家有资产的人都是佛教的信徒,纷纷捐钱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寺庙,均为佛教的兴盛做出来不小的贡献

到了魏晋时期,佛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士人阶级深受其影响,对佛教十分的推崇《世说新语》中的记载,殷中军见佛经,云:‘理应在阿堵上’

尤其是当时的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于他们的管理百姓和强化政权,于是利用佛教的教义和理念,对百姓进行思想控制,因而建立了许多的寺庙,引导百姓信奉佛教

有诗证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描绘南朝佛教兴盛的景象

2、清谈玄学之风

佛教的文化,恰好弥补了本土道教、儒教等文化的缺失部分特别是在东晋南朝时“清谈玄学之风”盛行后,佛教在其中的作用凸显

这个时期的思想内容主要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也涉及了一些佛教与其它的思想,如果说玄学是他们对“道”的精神追求,那么“清谈”便是他们谈论玄学的一种方式一般谈论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有情与无情等话题

例如,佛教的《般若经》中包含的思想中,无论是善也好,还是恶也罢,一切都是空这恰好与当时魏晋人士中流行的老庄思想,清谈玄学相适应、相融合,使之愈发的壮大

其中,清谈玄学中的“玄”字来源于《老子》一书中:“道可道……名可名……此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提到的“道”便是当时他们的追求

那时的士人们时常聚在一起就如同现代的“沙龙”,聚会上他们不谈国事、不言民生,只谈老庄、周易,辩言析理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他们的作品中都充满了老子的批判现实主义和庄子的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于是纷纷寄情于山水之间,陶冶情操,归隐生活也便不足为奇了

二、南方隐逸之风

1、隐居环境幽美

事实上,前文提到的清谈玄学这个思想属于地主阶级的中上层思想,不是普通百姓的追求,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追求这种思想的人几乎都为士人学子,大多数人具有学识渊博、醉心研究、不问世事的特点

要知道,学术的研究一般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条件,这样才容易静下心来,致使他们都选择幽静的山林进修,钻研学术

当时的北方处于战乱频发的情况,相较南方东晋的偏安一隅,为了寻求安定,自然想要隐居的士人们选择了南方地区

比如,山水优美、意境深远的寻阳,这样的环境还能展现这些隐士品味雅致、思想高洁的特点,一时间成为了他们最佳的隐居之地而会稽、建康这两个地方刚好距离士族政权不远,让隐士能够在隐居的同时紧跟东晋的时事,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士人学子归隐

2、东晋政治环境堪忧

其实,除了社会风气的影响外,东晋的政治环境的恶劣才是隐士们最终决定隐居的关键原因

东晋的政权从建立起便注定了是一种畸形的皇权政治,当时的皇帝和世家大族共同治理天下《晋书》中描述此事,“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玉与马,共天下’”,甚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需要看世家的脸色行事

同样的,被世家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完全沦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这让许多心有抱负的才子不得出路,仕途几乎断绝这时候备受打击的他们愈发的追求清谈玄学,追求“道”,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

此外,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意之时出仕,失意之时隐逸,这便是中华自古的士人、文人选择

东晋时期原本相对和平的南方,被侯景之乱打破了,据《南史》记载:“横尸满路,无人埋瘗,臭气熏数里,烂汁满沟洫”,还出现了“人相食,有食其子者”的惨状,可见战乱之时的残酷

这个事件差点让江南地区消亡,一时间人人自危,社会上隐逸之风盛行,隐士们也更加坚定了“独善其身”的想法,更多的文人学子选择了归隐山林

3、审美观念影响

东晋南朝社会的拥有一个奇特现象——隐士地位极高,备受人们的推崇,这也是隐士隐居的又一重要原因

据《梁书》记载,何点因为隐士的身份而受到士人的追捧:“……而邀游于世,不簪不带,或驾柴车……恣心所欲,致醉而归,士大夫多慕从之”由此,可见当时士人学子隐居未尝不是效仿先人,达到另类的名誉满天下的目的

最后,自古人们追求长生不死的心愿影响,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给予徐福三千童男童女派他东渡去蓬莱仙山求药

而到了东晋时期,前文也提到这时隐士们追求“道”,这个思想在士人学子之间十分的流行因而他们深受道教“长生不老,成仙羽化”文化的影响,成仙的欲望愈发的强烈,纷纷追求飘飘欲仙的自然之美、飘逸之美

鉴于此,他们常常寻访具有神话传说的山林幽谷,寻访这些神秘的遗迹,想要获得“成仙”的方法,获得“仙人”的点化

例如:东晋著名的葛洪仙翁,便是如此《晋书·葛洪传》中描述他,“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可见其为了探究道教的神秘仙术,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拜访了许多奇山异水

《晋书》中还有记载,东晋的隐士许迈一年到头,除了节日回家看望父母外,其他时间都在外面寻找“仙缘洞府”,甚至后来父母去世后,他让妻子回娘家,自己却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游历天下踏上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求道寻仙之路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寻仙求道是多么的痴迷,这种现象与当时流行的隐逸之风和玄学盛行分不开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时人选择隐居的位置均为山林幽静之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期间,隐士们选择隐居在寻阳、会稽和建康等地附近,一是这里的环境幽美,不仅适合他们清修,还能通过这些美景体现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二来,这些地方距离政治中心不远,在此地隐居还能使自己的消息不落后,紧跟政事

东晋的隐士隐居除了当时社会环境导致的无奈选择外,还受到道教文化、宗教的影响,这让一些喜欢学术的文人、士人都投入到了对它们的研究当中,此外,隐士的地位极高也是当时士人不做官后的特殊出路

这种既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又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救赎,也让晋人隐士们欲罢不能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