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满是人间烟火气”的民间,你还会几个生活技能

发布时间:2023-07-12 09:53:28来源:本站原创

许多传统生活技能在民间逐渐后继无人,慢慢消逝。今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吃到了玲姐腌的酸菜,大家都说好,酸爽适度、清脆可口。这是做保洁的玲姐利用业余时间腌制的。玲姐,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平时话不多,但是做事主动、认真、勤快,做人也懂事,虽然文化水平低些,但很得领导喜欢和信任。

玲姐虽然读书少些,但作为家庭主妇确是绰绰有余,而且让人很有点佩服。家里家外一把好手,不管是做菜煲汤,还是蒸花卷、蒸包子什么的都能拿得出手。而我这个读了大学,所谓文凭高的人却往往不会,也没有心思去学。不由得我开始反思现在的教育。用句现在一句流行语说就是,“学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现在的体制教育,主要就是教孩子那几门文化课,各级考试升学都以这几门课的分数为衡量标准,所以才有了家长们孤注培养孩子努力学习的“内卷”;才有了“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了”的父母愿望;结果培养了一批“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时不想做”的高学历人才。

而在“满是人间烟火气”的民间,有很多的生活的技能,比如杀鸡宰鱼、修自行车换车胎、缝纫机做衣服、织毛衣,蒸馒头、擀面条,酿米酒、腌酸菜,生蜂窝煤炉子、烤腊肉等,很多年轻人都不会。甚至很多人成家前做饭做菜都不会,以吃集体饭堂、吃快餐为主。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正常现象,但她们可能失去了做美食过程带来的乐趣和幸福感,只有过年过节去妈妈那里才吃得到。

为了读书、为了应试教育,很多老一辈的,传统的生存技能都没有来得及教给孩子们,会的人越来越少,想想这是一件遗憾的事。

当前,国家正在力推“双减”政策。其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有是把孩子从这文化课的“过度”学习中解放出来,把那些“考一代”父母的固执思想扭转过来的因素。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一技之长培养出来。所以,现在我对我小孩的教育,只要有条件,就让他们参加家务劳动,学习点父辈的生活技能,动手DIY一下。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无非是让孩子将来能顺利适应社会,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人。社会考量标准的设立如果让孩子只有学单一的几门文化课,而削减他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是得不偿失的。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中有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最能抒发这类青年人的苦闷心情了。

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极大丰富,在现代都市基本上都满足所有需求,生活技能逐渐被忽略,但我相信网上各种自学视频和教程很多,以年轻人的聪明与勤奋,都可以以学促做、学以致用,拥有必要的生活技能。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