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宋朝包拯断案!太神了!包拯询问好细节后,心中一斟酌,便有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6-28 09:14:20来源:
宋朝年间,一农夫报案,称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心生一计:“你把牛杀了,把肉分给邻居,凶手定会来自首。”农夫不解,但还是照做了。第二天,凶手果然自投罗网。
 
 
相传北宋年间,一农夫买下一只牛犊,辛勤养育了一年多,正好到了下地干活的年纪。可谁知没过多久,这头牛竟被割去了舌头。
 
 
牛舌被割,牛也活不了多久。农夫心中苦闷:谁这么缺德,偏偏把这牛舌头割了去。
 
 
要知道,在宋朝,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要蹲大牢。可见这凶手不敢触犯法律。难道凶手与农夫有什么恩怨?
 
 
农夫绞尽脑汁想了一夜,也想不到到底得罪了什么人。第二天一大早,他没有办法,只得去告官,让包拯来判案。
 
 
包拯询问好细节后,心中一斟酌,便有了答案。
 
 
这凶手割去牛舌,只是让牛活不成,让农户家倒霉,并无危害人身之意。要想将其钓出来,需巧立名目,以言下之意引其上钩。
 
 
言罢,包拯吩咐农夫切不可对周围人提起今日上堂之事。回家后,立即把牛杀掉,把肉分给邻里乡亲,做好之后,就呆在家里静候佳音,凶手便会自投罗网。
 
 
农夫虽然不解,却还是照做了。他回家忍着心疼,宰杀了养育了一年多的耕牛,把牛肉分给了附近的邻居。
 
 
这下可不得了了,杀牛分肉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管是谁,听到有人宰杀耕牛,马上去朝堂告状,想要领那一份赏钱。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包拯询问每个来告状的人,是从哪得知耕牛被宰杀的消息,与那杀牛的农夫又是何关系?
 
 
令人失望的是,大部分人都是道听途说,别说与农夫相熟,就是认识,能搭上几句话的人都是极少,这一天下来,收获极少,反反复复都是听说有人杀牛,耳朵听的都生了茧子。
 
 
包拯用查清真相后自然少不了各位的好处打发了这些闲人,鱼还未落网,可不能打草惊蛇。
 
 
第二天一早,又来个人状告农夫杀牛,当此人说出自己是农夫邻居时,包拯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鱼上钩了。
 
 
那人眉飞色舞,详细地说出了农夫杀牛的地点,用的什么工具,又是如何将牛肉分给了自己和其他人,却丝毫不提赏钱的事,只希望包拯早日将人捉拿归案。
 
包拯听完,冷笑一声:“你拿了他家的牛肉,却要把他告上县衙?”
 
 
那人心中有鬼,听到这吃了一惊,还没等为自己狡辩几句,包拯又追问,
 
 
“你是他的邻居,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杀牛?”
 
 
在包拯的追问下,这人吓得两股颤颤,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断断续续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凶手与农夫二人幼时是玩伴,因一点小矛盾闹的不开心,关系也就渐渐疏远。两人长大后,农夫早把那点恩怨忘了,而凶手却一直记在心里,惦记了十几年。
 
 
正好一年前,农夫买了只牛犊。等牛长大后,他不敢冒着杀牛暴露的风险,去受那牢狱之灾。把牛舌割掉,这牛也活不成,农夫要么杀牛,要么就眼睁睁看着牛死。
 
 
他亲眼看见农夫杀牛,又向人打听去告状的人,确认没有问题,才在第二天前去县衙告状。
 
 
犯人招供,包拯又派人在他家后院搜查,找到了被埋起来,已经腐烂的牛舌,证据确凿,按栽赃罪名将其押入大牢。
 
 
童年时的一点矛盾被一直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再小的事情积压起来,郁气只能越涨越高,最终引导人去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害人害己。
 
 
《朱子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包拯年轻时曾说过:如果和富人结缘,他日我当了官,今天与他结下了交情,日后岂不是会被这段关系连累。
 
 
这句话是包拯二十三岁时所言。当时包拯受庐州知州刘钧嘉许,声名大盛,一大户人家邀请他去赴宴交谈,同期的一位李姓同学劝说他同去,他却想到了日后,果断拒绝。
 
 
包拯一生断案无数,机敏过人,从不徇私。这让他广受民间认可,把他当成百姓的父母官。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案件,白日审人间,夜晚察阴间。
 
 
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设立包公湖、包公祠、包公墓等。如今已设立景区,供后人了解包青天的历史。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因民间相传其黑面形象,故有有“包青天”之名。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