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神秘之谜揭晓!我国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开"太岁"背后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3-09-29 10:00:46来源:

点击全文阅读

太岁,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饱含着不可言说的魔力。

我国古代对太岁的记载十分复杂神秘,有时说它是星象,有时又称它是具体的东西,一直到近代才有人发现了太岁的实体。

可太岁真的有“包治百病、长生不老”那么神奇吗?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何为太岁·】——»

太岁,最早的时候出于人类对星体的崇敬与信仰,我国上古神话的天皇氏时期,创造了天干地支的纪年法,以六十甲子为一轮,每一甲子都有一位太岁神当值。

此时的太岁指的是掌管人间万物祸福吉凶的神明,映射的是人们对诸天轮转的星辰的敬畏,是古时人们的信仰。

后来道教逐渐发展起来吸收上古神话的文化,形成了道教神话体系,太岁也成为道教的神灵体系,依旧与天体崇拜有关。

随着道教的发展壮大,“太岁”这两个字也据不仅仅局限于神话体系,反而开始孕育出各种含义。

后来慢慢的,太岁也开始描述人类无法理解的某种生物,其记录可以追溯古籍《山海经》中,书中称它为“视肉”。

这种生物表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厚实的水母,或者软趴趴的一坨肉,可以割下来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还能继续生长,不是生物,却能够自行生长,诡异中充满了神秘感。

太岁此特性让古人感到匪夷所思,当时的人们对此类现象难以解释,也就产生了恐惧感,汉代医书《神农本草经》将它视为“补中益气”的药物。

当时的医生们注意到太岁能自行生长的特点,将其与长生不老联系起来,赋予它延年益寿的效果,但并无真正有效的案例记载。

魏晋时期,太岁被认为可驱邪辟灾,它神秘的能力也被用于驱除厄运,明代医书《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也深受这一观念影响,同样赋予太岁“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功效。

关于太岁的传说也在历史上积累,唐代志怪故事集《酉阳杂俎》记载,一个叫王丰的人在太岁头上挖土,结果发现了一块会蠕动的巨大肉块。

这故事描绘了太岁的神秘面貌,王丰的遭遇更增加了太岁的厄运色彩,这类故事流传也使太岁蒙上神秘而不祥的色彩。

“太岁头上动土”如今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一般来呵斥别人做事没有分寸,可见人们对太岁这种神秘东西的敬畏。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太岁”这个词还只存在于人们的交谈、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指代什么具体的东西。

太岁蕴含的神秘色彩也让它成为大众文化的题材,一些小说、影视作品中都借用了太岁元素,它那神秘的生长方式和被赋予的神力,在虚构作品中得到广泛运用

直到1992年,陕西首次发现了首例太岁标本,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样品,考古学家终于有机会研究这神秘的生物。

首次发现太岁标本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关于太岁是否真的有延寿效果,至今仍有争议,但太岁的发现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揭开这个两千多年来的古老之谜。

«——【·太岁的初次露面·】——»

1992年8月22日上午,陕西省周至县张寨村的村民杜某在距家不远的渭河中捞柴时,感觉左脚踩到了某种软软的东西。

起初他以为是什么动物,吓了一跳赶紧把脚移开,却发现那只是一堆白白的、肉团一样的物体,杜某没看出这是什么东西,上岸翻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名堂,心里头有点发毛就赶紧回家了。

第二天下午,杜某带着村里两个年轻人再次来到河边,发现那个肉团还在原处,要知道此时可是盛夏时节,将近四十度的太阳照射一天,要真是生物的肉块,早就腐烂发臭了。

可那个白色的物体却丝毫没有变化,几人也闻不到任何异味,周围更是没有一个动物、昆虫啃食,杜某这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肉,就和两人一起把肉团搬回了家。

回来后,他们围着肉团研究,却找不到由头,有个胆子大的年轻人提议,切下来煮熟,尝一点看看味道怎样。

杜某几人硬着头皮,切下几块或煎炸或煮熟,但出人意料的是,无论怎么烹饪,肉团都没有什么味道,就像吃了一块没味道的果冻。

一番折腾没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几人便失了兴趣,走之前最后称了一下,差不多有47斤重,杜某把这东西放到了自家一个水缸中。

一连几天都平平淡淡,吃了怪东西的几人也没有出现拉肚子的异常,杜某都快忘了这件事,但一天路过水缸的时候,杜某惊讶地发现,肉团上被切掉的部分又长出来了!而且目测大小也膨胀了许多!

他赶紧叫来人看,结果发现这个肉团的重量猛增到70斤!杜某全家被吓得不轻,生怕这是某种未知怪物。

杜某马上跑到县里汇报了情况,很快,“不明生物”的消息在陕西传开,引来许多专家前来查看。

经专家鉴定,这块肉团可以自行生长的特性,十分符合古籍中记载的“太岁”,这也是“太岁”这种东西首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1992年10月,访华的日本天皇明仁都曾特地要求参观这块国宝,对于太岁这一千古谜团,人们期待通过这次发现来进行解密。

为了研究太岁,西安市政府组建了由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参与的专项课题组,经过全面分析,专家们判断肉团约三分之一成分为“大型黏菌复合体”。

黏菌是一种介于动物和真菌间的低等生物,常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以腐生为生,这解释了太岁能自行生长的奥秘。

黏菌

当然,“黏菌复合体”只是初步结论,太岁中还有大量未知物质有待挖掘。

«——【·揭开太岁的秘密·】——»

科研人员也开始对1992年陕西发现的太岁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来发现太岁实际上是一种大型黏菌复合体,由黏菌、细菌和真菌混合构成。

微距下的真菌雨黏菌

其中,黏菌是太岁形成的主要原因,黏菌虽然是菌类,但却十分活跃,能够以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式存在,并具有流动性。

当食物匮乏时,黏菌细胞会聚集形成子实体,协同移动寻找食物,太岁能不断生长可能源自黏菌的这一特点。

除黏菌外,科研人员还从太岁中提取出一种白色絮状物质,这种物质经检测确认为聚乙烯醇,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医学领域。

市面上的有些眼药水成分就是聚乙烯醇,也可以做胶水、粘合剂,而且还是3类致癌物。

聚乙烯醇占太岁总重量的70%左右,这也揭开了太岁样本中大部分成分的谜团。

但太岁的奥秘还远未完全揭开,自陕西的第一个太岁被发现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寻找太岁的风潮,还真就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不一样的太岁!

这些太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可以说没有那两个太岁长的是一样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自行生长。

专家们研究多个太岁后表示,不同太岁样本差异很大,有些其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

2022年中科院对太岁的研究论文

因此太岁虽有传说中的灵效,但从来没有被人证实过,食用需谨慎,此外市面上出现售卖的太岁真伪难辨,大部分都是工业合成的东西,买卖时需谨慎。

对于太岁的起源,目前科学界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有专家推测太岁可能来源于古代某种生物遗骸的自然腐烂、聚合而成。

也有人猜测太岁可能与当地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无论如何,关于太岁的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探索。

但太岁的本质已经被现代科学给研究清楚,就是一种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而聚集在一起的各种菌类,不断生长后形成的非生命体,如今的实验室中也可以很简单的培育出这种聚合物,但想要长到太岁那么大还需要天时地利。

简单来说太岁的构成已经被人类掌握,但它是如何出现、形成、长这么大还是一个谜团,它具体有什么作用也有待考证。

就像人体的组成专家已经研究透彻,但大脑的神秘依旧是人类无法触及的领域,我们还是要保持敬畏与谦虚的态度。

或许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深入研究,太岁的形成机理、成分构成及其长寿功效还会有更多新发现。

«——【·总结·】——»

经过科学研究,太岁的部分成分已经揭开,但其整体奥秘还很深,太岁是一个复杂的谜,需要科学与时间来慢慢解开。

太岁的出现确实开启了人类对未知生命的探索之旅,但在盲目追捧时,我们更需要保持理性和审慎。

莫要被一些借势鼓吹太岁功效、工业合成仿造的商人们给哄骗,就目前来说,太岁的收藏价值要远远大于其他价值。

(责编: juanji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