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避免误入儿童用药误区,掌握正确方法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3-08-29 15:42:41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全文阅读

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将越来越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儿童用药安全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潜在用药错误是成人的三倍或更高。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6.7万份,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涉及患者人数的7.7%。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临床药学课程《临床药学治疗学(儿科疾病)》教材援引的数据,儿科用药错误发生率约为成人的三倍。全球每年有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2∕3 死于用药不当。我国人口基数大,儿科疾病占所有就诊人数的 20%,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不合理用药占比为12-32%。

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滕海龙告诉记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有差异,意味着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正因如此,专业药师的指导在保证儿童合理用药中显得尤其重要。

滕海龙介绍,目前上市药物品种繁多,许多药品广告容易误导家长,经常造成不合理用药,甚至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正确指导患儿用药,避免踩坑,让患儿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获得最大的疗效,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要求,滕海龙主任认为,这个话题值得持久关注。

针对临床常见的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滕海龙主任药师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注意事项,提请广大家长给予重视——

使用抗菌药物要慎重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降低孩子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很大帮助。滕海龙药师介绍,作为感染最为多见的病因,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往往至关重要,严重细菌性感染必须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使细菌感染加重,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要注意的是,出现细菌和病毒同时感染的状况需要甄别,绝大多数患儿不需要“抗菌药物+抗病毒药”同时并用。如确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至少应用5-7天(如阿奇霉素具有特殊半衰期,可用3-5天,但因为这类药物有心脏毒性,尤其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儿要避免使用),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滕主任告诫,不是越高级、越贵的抗菌药物越好用,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标本(血、尿、痰、便)的采集,根据细菌敏感性检查来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细菌感染,选用药效相对较强的抗菌药物;同样,不管孩子的症状有多相似,如果没有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重复使用以前用过的抗菌药物。自作主张给孩子开药的风险是:毁掉好的细菌,甚至是对机体有用的细菌,而让那些耐药菌趁机作乱,大举进犯。特别指出,在儿内科,抗菌药物不提倡用作预防感染,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取得任何疗效。

不可滥用抗病毒药物

滕海龙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因此无须借助抗病毒药物医治普通感冒,过度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明显增高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有些复方感冒制剂的组分中加入了金刚烷胺,此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效果,但对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冠状病毒并无“影响力”。不少家长没有弄懂复方感冒药成分,往往同时给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复方感冒制剂,这会导致伪麻黄碱、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酮替芬等)等成分的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不但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隐患。

滕海龙主任认为,治疗症状不同的感冒,最好选择含单一成分的药物,如单纯发热就选择退热药,单纯过敏症状就选择抗组胺药,明确病毒感染就选择抗病毒药,这样对于降低药物副作用是有益的。

学会正确选择退热药

滕海龙告诫说,首先是否应用退热药需要专业医师的判断,盲目自行用药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指出两点,二者只可选其一,交替选用上述两种药物,目前临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药师不推荐。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成分,如果没有医师或药师指导,不可随意采用“感冒药+退热药”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或其他严重恶果。

理性看待“灌肠治疗”

灌肠治疗在一些地区很流行,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灌肠比静脉输液少受罪、更安全;医生说灌肠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好。药学研究证实,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厘米处,可使给药总量50-75%的药物避开药物的“首过效应”。

滕主任解释说,首过效应,亦称“首关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通过肠粘膜及肝脏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低、药效下降的效应。有些药物几乎无代谢作用发生,有些则在胃肠壁或肝脏内被广泛代谢、消除,发生首过效应。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使药物效应产生差别的现象在治疗学上有重要意义,如直肠给药、注射、皮下或舌下给药可免除首过效应。

但据有关文献报道,幼儿灌肠时的肛管插入深度,往往从3-4厘米到15-25厘米不等,滕主任认为,直肠给药的主要目的是免于肝脏首过效应,一旦灌肠方式给药位置过深,起不到首过效应,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慎重选择。

合理服用治疗腹泻药

滕药师强调说,用药与否不取决于患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而是需要确定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首先要用抗菌药物;如果需要吸附类药物(蒙脱石)和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等)联用,建议先服用蒙脱石散,以将胃肠道内的细菌、病毒和毒素吸附掉,对肠道彻底“清扫”后,再佐用微生态制剂,纠正菌群的紊乱,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两者用药间隔至少在2小时。若上述三类药物共用,应先用抗菌药物,再用蒙脱石散,最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其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决定临床效果,切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

牛奶不宜和部分药物同服

滕海龙表示,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如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儿童服用)不易吸收,抗菌效果严重“打折”,致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但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可与牛奶同服)。与此同时,牛奶中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既破坏吸收,还会削弱药物作用效果,且加重胃肠道负担。不仅如此,牛奶中的磷也易使铁剂沉淀,不利铁元素吸收,干扰疗效。

最后,滕海龙主任药师提醒广大家长,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是一门极其专业的学科,因为合适的剂量资料及用药指南始终在逐步完善的路上,家长一定要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指导,切不可盲目服药,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发不良后果。再者,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剂型,不宜随便摄取成人用药物,一方面药物剂量不好折算,二是容易带来不良反应。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