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神秘解密,大脑为何删除3岁前的记忆?是内存不够还是储能升级?

发布时间:2023-08-12 08:44:32来源:本站原创

你还记得3岁前发生的事吗?美国埃默里大学专家经研究证实,受“儿童记忆缺失症”影响,7岁时,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会消失。实验结果表明,8到9岁孩子对3岁前的记忆仅能保留35%,而7岁时还能保留72%

7岁这个时间节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大脑对小时候的记忆动手,删除了绝大部分内容,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还是人脑储存能力的升级?

大脑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它的潜能不可限量,人脑神经细胞、突触一生都在更新换代,它的巅峰期在一岁左右的婴儿时期。这个时期大脑会极为迅速的建立突触连接,在基因和环境的作用下达到人一生中的最顶峰,随后经过漫长的修剪,在青春期甚至青年期基本固定下来,此时大脑的发育才算完结。

大脑对小时候的记忆动手,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行为是对大脑储存能力的升级,不用的突触连接相当于内存垃圾,需要慢慢清理掉。

大脑如何清除3岁前的记忆

我们知道突触的建立与人脑学习、记忆功能息息相关,人没有记忆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大脑完全删除童年记忆的风险很大,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对儿童记忆缺失症这个全人类普及的无害病症,学界有多种解读。

从减除突触连接角度深入,7岁到9岁这两年,大脑快速对幼儿时期的记忆进行清除。这说明新的记忆已经有了沉淀,能够在去除幼儿时期生存记忆的情况下,仍能支持孩子的正常生活不会产生混乱。

至于幼儿时期为什么会发展出那么多突触连接,是因为新生儿需要快速学习适应这个世界,五感收集到的信息都会储存起来,这时的记忆是原始的、混乱的。而到6岁左右,儿童的脑重基本发育到和成年人一样,各项功能脑区基本长成之后,原来混乱的记忆将被规整存档,重新在新的脑区建立存储,这个过程将逐渐抛去大量的无用记忆。

由于幼儿时期感知觉才刚开始发展,获取的信息质量不高但数量多,所以这部分信息基本都是以短时记忆的形式储存的,这使得这些幼时的记忆很容易就能被遗忘。

淘汰模糊的视觉信息

这些无用信息中,视觉信息的占比很大。人通过感知觉从自然环境获取信息,视觉占了80%,幼儿时期也是一样。新生儿的视觉适应能力极为迅速,半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很好的辨认出色彩和物体,到4岁左右儿童的视觉能力已经发展得与成人无异。

婴儿早期模糊的视觉记忆很快会被淘汰,并在视觉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快速更新迭代,所以很多儿童基本无法记住小时候发生的事。但它们对熟悉的味道、声音、触觉等记忆却很深,比如吮吸奶嘴的感觉、母亲哄睡的声音等。

语言系统的形成会加剧遗忘

记忆就像一组照片或视频文件储存在脑海中,它们会被标上标签和关键词,当你需要唤醒那段记忆时会通过关键词在记忆中搜索。语言能让人形成概念,从而对记忆的提取产生积极作用。

而幼儿在还未形成语言能力之前,只会“咿咿呀呀”的指代各种东西。他们的语言会跟父母学习增进,慢慢替代掉原来的“婴语”。这时,原本的记忆关键词就会被更准确的语言词汇被替换掉,从而增加记忆唤醒的难度,造成遗忘。

学习语言之后,几乎全部的记忆内容都会被重新编码储存起来,以往的原始记忆不是慢慢消失就是被重新编写替换掉。

中西方差异

跨文化研究中发现,西方家庭对孩子的态度更具有连续性,父母会倾向于认为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完整的独立的,他们对孩子承担责任的要求更早;而东方家庭对孩子的态度会在6、7岁发生比较大的转变,在这个年龄段才会去要求孩子承担责任,要求独立。家里经常听到教育孩子的一句话是“你也长大了,应该......”,这样突然的改变更容易让孩子在成人化过程中抛弃掉童年幼稚的自己(记忆)。

为什么对童年时期的回忆大多是第三人称?

虽然人类普遍会遗忘掉自己幼儿时的记忆(3岁前),但在7岁之前较为深刻的记忆还会有所保留。大多数人保留下来的这部分记忆都有个特点,回忆的时候总是第三人称,观察者的角度。

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幼儿时期还没有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这段记忆其实是后来通过家里人的记述引导幼儿产生,是后天找补回来的,所以它大多是观察者视角。你能感觉出这段记忆中的人是你,但你对小时候的样子却无法回忆出更多细节,这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非常奇妙。

关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镜中我”,当给一两岁的幼儿看镜子中的自己时,他无法知晓这个镜子中的倒影是自己,他会认为那是个新鲜的陌生人。当孩子长大到3、4岁时他才能理解到“镜中我”这个概念。

启示

大脑删除3岁之前幼儿时期的记忆,是人脑正常发育的必经过程,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儿童记忆缺失症的影响,这很正常。科学家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对幼儿发育和早教能提供一些相应的启示。

比如在剪除无用神经连结的过程中,能在早期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感觉训练,类似于音乐旋律、色彩感知、运动能力方面的锻炼,提醒大脑这些是未来需要保留的神经连结,挖掘孩子的潜能。

中国家庭不连续的教育背景也可以做一些优化,很多时候急于让孩子独当一面反而适得其反。想让孩子更早接受责任、更早独立这样的想法没错,但过程一定不能着急,要有一个过渡和引导。

只是一味的提要求而不去做引导,就跟在公司老板只要结果,过程下面员工自己鼓捣一样,如果员工没有那么高的能力,这个结果根本出不来。

为什么一些遭遇家庭巨变的孩子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是因为根本没有时间、空间让他去成人化,小小年纪就要扛着巨大的压力成长,很容易误入歧途。

总结: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儿童记忆缺失症的影响,你能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