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古代中国基建惊人实力!意外挖掘283大坑,铁路施工意义重大

发布时间:2023-08-06 08:43:23来源:本站原创

世界上可以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本真的东西屈指可数,比如铁元素中的原子核,又比如以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种子。

但无论是在土地上劳作一辈子的老者,还是醉心于科研的学者,都无法确定,一颗种子的沉睡期到底有多长,十年?百年?还是千年?

到底是不是古墓群?

1971年,“焦枝铁路”的施工进行到了洛阳境内。施工队伍为铁路的按时竣工每天都在对指定区域进行施工。

洛阳作为古代三朝都城,古墓群丰富。施工人员都在打趣说万一哪天“一不小心”就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古墓群。

事实也的确如此巧合,在某天施工时,接二连三的有不同地段的工人反应“好像挖到古墓了!”

前前后后共发现了十六个相似的大坑,发现古墓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于是工地领导立马叫停,并将此移交专业人员——洛阳文物部门。

来到现场仔细研究后,专家明确表示:“这样六边形的大坑一定不是古墓。”

这样多的大坑,不是古墓又会是什么?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几个大坑到底是什么由头,洛阳文物部门展开了对这一片区域的挖掘。

结果让人出乎意料,这一片区共发现了283个形状差不多的大坑,占地面积达到了43万平方米。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

这些大坑形状大致相同,都呈大口小底状,形状就好像放大版的米缸;大坑的大小并不一致,口径在10米—16米之间,深度为7米—9米,最大的一个坑口径有18米,深度为12米。

现如今普通住宅的层高为2.8米,足足有将近5层楼高这样深的大坑,究竟是用来装什么的?

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这些形状独特的六边形大坑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

由于大坑数量较多,专家们为这些大坑进行编号,根据具体情况继续挖掘。9号坑里的一块石碑,解开了大坑真实用途的谜团。

石碑上刻有铭文,开头三个字便是——“含嘉仓”。前段时间《风起洛阳》电视剧的热播,让“含嘉仓”这个地处京都的最大粮仓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天下第一仓

“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隋朝在洛阳所修建的最大粮仓。隋朝作为一个结束魏晋南北朝战乱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朝代,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加之隋文帝大力发展农业,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江南一带的粮食产量剧增。但江南的丰收也不能很好地缓解隋朝其他地方的粮食问题。

在古时候,粮草作为“兵家必争之物”,对稳定民心,维护政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增加国家的储备粮食,隋文帝特地下令修建了“广通渠”,而后隋炀帝更是再此基础上修出了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水运交通的便利为“含嘉仓”等粮仓的出现提供了很大助力。

对于为何隋朝没有投入使用的具体原因,我们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含嘉仓”的大规模存量使用是在唐朝,把它作为仓城使用并不断发展也是在唐朝。

“含嘉仓”是唐代的“天下第一仓”,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在2014年6月22日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含嘉仓”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天下第一仓”,是因为它对粮食的储藏能力十分强大。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为1266万石,而光是“含嘉仓”就储粮583万石,储粮量将近总量的1/2。

这个位于洛阳境内的“含嘉仓”遗址,除去9号大坑外,160号大坑也为我们带来了更意想不到的惊喜。

1000年的谷子还能发芽?

在160号的大坑中,出土了一块“铭砖”,上面记载着有关“含嘉仓”更为详细的信息。

“铭砖”,又称之为“刻铭砖”,其砖方形,正面磨光,文字记载有墨书和阴刻两种,这块铭砖上关于“含嘉仓”所记载的内容十分详尽,有粮窖的位置、粮食来源、数量、品种、存放日期、管理官吏姓名等等。根据“铭砖”上的信息,我们还得知在“含嘉仓”中储粮的品种主要有来源是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粟(谷子)、大米、小豆。

与“铭砖”一起被发现的还有一整仓的稻谷,大约有50-60万斤。

据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炬介绍:“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城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

这些谷子粒粒分明,仍然还可以看到大部分谷粒保持着原来颜色的:有的呈棕色,有的有些发黄。让世人惊叹的是,在160号仓发现的这一满仓的谷子已经存放了1000多年。在地下堆积了一千年的谷物居然仍然没有腐坏,没有化为尘土,这可被堪称奇迹。

地下储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至今仍有许多古籍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相关的信息。

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干燥之地,粟可存9年,米5年,潮温之地,粟存5年,米存3年。”我们可知谷物的保存年限并不长,那这些已经保存了1000多年的谷物,是否还能重新焕发生机?

于是专业人员将一部分谷物进行播种,一部分谷物送往实验室化验。两处的结果都让人眼前一亮:种下的谷粒在第三天就发出了嫩芽,后送到了原洛阳农科所培养,第二年长到了膝盖高度,还结出了果实。

化验结果更是显示出,这些谷粒炭化程度只有48%,而有机物含量达到了52%。

“含嘉仓”的储存效果为何如此之好?

“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好,在于其独特的建仓方法。”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

特殊的储藏方式

方孝廉也表示,“含嘉仓”的设计尤为高明。首先在选址上,“含嘉仓”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土质都比较干燥,水位也较低,利于保持储粮的适宜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含嘉仓”的结构十分科学,人们在冬季封存粮食时,往往会用“席子夹糠”的方法使粮窖隔湿保温。

所谓“席子夹糠”法是指:当时的人们将窖壁挖好后,先用火进行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

用如此的方式储粮,能够使得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谷子可以存放9年以上不变质。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人们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在科技不算发达的时期,能够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保存粮食,还能达到储藏千年仍然可以焕发生机的程度,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含嘉仓”的发现,储藏千年的粮食重新结出果实,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感到十分骄傲。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