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为何古代巨轮不会漏水?古代巨轮里面的“小花招”多着呢

发布时间:2023-08-02 08:51:17来源:本站原创

你是否曾经对着泛着波光的大海,望着不断航行的船只,脑中突然闪过,古人的船明明是用木头制成的船只,怎么能够长期在水中航行,却又不被海水浸透,乃至沉没呢?

尤其当时没有钢板、没有现代化的焊接技术,古代的木船为何不会漏水?

自然之巧,挖空木船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不断地从自然中学习、观察,从而逐步解开各种难题。

一艘简单的木船,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然而,古代人类却从中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解决方法——将超大的树木挖空来作为船只使用。

真正的独木舟,用一根树木挖空而成的独木舟

这种类型的木船,以整根大树为基础,利用精细的手工技术挖空树心,形成船体。

由于木材本身的密封性,这种船只不用担心漏水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小型船只,毕竟要找到一棵可以制作成大型船只的大树并不容易,所以挖空木船的制作有其局限性。

那么对于大型船只呢?如何解决漏水问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根据《明史·郑和传》的记载,他的主力船只——“大宝船”,长44丈,宽18丈,相当于现在的100多米长。

郑和宝船复原

那么当时的船造了这么大,为何不会漏水?这背后,便涉及到了一种职业——捻匠。

捻匠,是古代一种专门用来修补和防止船只漏水的职业。

现代的捻匠们集体捻缝

他们用石灰、麻筋和桐油等材料,将这些物质捻入船板的缝隙中,防止海水渗透进入。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桐油。

在这一过程中,桐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桐油是什么呢?

桐油

桐油——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其实桐油就是一种植物油。

它具备防腐、隔热和防锈等特性,因而在我国历史上被广大老百姓当作重要的油料使用。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桐油的优秀特性引起了列强的关注,大量的桐油开始流向国际市场。

就在二战期间,桐油的需求甚至供不应求,它的价值之高足以用70吨桐油来换取一架战斗机。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不得不依赖进口武器和物资来抵御日本。

然而,由于外汇储备的匮乏,我们无法直接购买所需物资。

于是,桐油成为了我们最有力的“砝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尝试向美国进口物资,虽然美国选择了中立,但他们却愿意贷款给中国,并接受桐油作为抵押。

这使得我们能够进口包括汽车在内的一系列必需物资,解决了当时的紧急需求,提高了与日本军队对抗的能力。

此外,苏联在当时也对桐油有着巨大的需求,中国便用桐油与苏联进行了贸易,换取了急需的战斗机。

然而,桐油的价值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开始提炼使用桐油。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南京设立了官办的“桐园”,大量种植桐树,使桐油的产量大增。

这种桐树果提炼出来的就是桐油

此后,桐油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雨伞、造船、建筑,还是医药行业,都离不开它。

在造船业中,桐油更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耐水性和耐久性为古代船只的防水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促进了我国造船业的发展。

兴起与发展:唐宋时期的造船盛世

正是有了桐油等防水材料的应用,唐宋时期的造船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成为我们国家造船史的一个高峰。

让我们先来看看唐朝,这个多元化且开放的时期,诗意盎然。

崔融,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用他的词句“天下诸津,舟航所聚…”生动地展示了这个时期海上交通的繁荣。

为了满足贸易的需求,造船成了唐朝的重点工程,从扬州到金陵,船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大大小小的船只应用于各种任务,航行稳定,坚固耐用,连远在日本和阿拉伯的人们也对此赞不绝口。

再让我们转眼看看宋朝。这个时期的统治者,同样视海上交通为国家的命脉。

他们不只是继承了唐朝的造船技术,更是一步更远,发明了模型造船技术。他们将手工制作出的船舶模型作为参考,这是对造船技术的一大革新。

再者,他们还研发了具有水密舱壁的船舶,船体被巧妙地分隔成数个独立的密闭舱室。

当船体不幸遭遇破损,水只能滞留在被损坏的舱室内,无法在其他舱室间流动,阻止了破损扩大的可能。

而且这些分隔舱的结构不仅仅只是一个安全设计,还为船体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和刚度。

船舱中间一道一道的隔板也叫水密隔舱

那艘1974年在泉州出土的宋朝海船,就是最好的证明,它的底部被封为13个水密隔舱,厚度达到12cm的双层底板和18cm的三层舷板,让我们深感其坚固、安全、适航的优良特性。

沉睡在泉州湾的宋代古船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无论在船只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升。然而,这仅仅是中国造船技术的起步阶段,明朝的到来,更是将造船技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巅峰的艺术:明朝造船业的辉煌

继承了唐宋的先进造船技术,明朝的船舶建造者们瞄准了更高的目标,他们的步伐更为坚实,创新的脚步也更迅猛,推动着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明朝初期,继承了元朝众多的运粮船只,已有将近17900艘的海运战舰。

然而,明朝并未止步于此,他们巧妙地设计出了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

其中我们前文提到的郑和的大宝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现代仿郑和宝船

而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规模之浩大,船舶技术的先进性,甚至百年后的麦哲伦、哥伦布等人都是难以匹敌的。

这样的成就,不得不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我们的历史文明感到骄傲。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