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百科 >

燕国客卿蔡泽说了什么?令秦相范睢恭听从命,并将秦相之位让于蔡泽

发布时间:2023-07-23 10:08:54来源:本站原创

“读史使人明志,鉴古方能知今”。《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名著,不仅记录着每个朝代的兴盛与衰退,同时也隐藏着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智慧,其中很多故事和事件,品明白了,足以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资治通鉴•秦纪一》开篇的故事是:燕国客卿蔡泽说了什么?令秦相范睢恭听从命,并将秦相之位让于蔡泽,并待其为上宾的呢?

话说公元前255年,有一个事件令当时的相国范睢极为恐惧,因为他举荐的河东郡守王稽勾结诸侯反叛,犯下大罪,虽然秦昭襄王嬴稷没有治罪应候范睢,却令其内心惭愧、无法抬头,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的蔡泽是在燕国被人瞧不起,在赵国被人赶出来,无奈只好前去韩国、魏国寻找出路,可是依旧不得重用,而且在路上又遇着强盗,将他的财务及锅鼎一掠而空,正愁所去之地时, 恰闻范睢举荐之人反叛,秦相之位危如累卵之时,于是蔡泽不远万里西进入秦。

经过跋山涉水,晓行夜宿,这日蔡泽来到了秦国。可是凭自己一届寒微之士,是很难见到秦王的,于是想到了范睢的处境,便差人放出豪言:“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以此来激怒范睢。意思是说:“我蔡泽乃天下雄辩之士,如果我见到秦王,就会使应候为难,进而夺取你的秦相之位。”

此时的范睢正是进退维谷,心情非常烦闷,听得此话,更是气冲斗牛,于是差人召蔡泽来见。

蔡泽来到相府,可谓一步三摇,态度傲慢不敬,令范睢邪火攻头,大声斥责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蔡泽,你扬言要取代我做秦之国相,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蔡泽气定神闲,缓缓道来:“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蔡泽说:“相国,您对事物的判断太慢太没有远见了,四季是按春生、夏长、秋实、冬藏的次序更替,各自完成了它的使命,便会自动退去。而人世间的前车之鉴,您没看到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吗?论这三位的文治武功,各个叱咤风云,结果呢?都没有得到好的归位下场。”

范睢故意辩驳说:“这三个人有节义的准则,是忠诚的典范,他们杀身成名,虽死无憾。”

蔡泽道:“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蔡泽说:“人们要扬名立万、建功立业,而后所期待的就是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生命与功名都能保全的,是上等的愿望;功名可以为后人景仰效仿而生命却已失去的,就是次等了。商鞅、吴起、文种作为臣子,他们竭尽全力效忠君主,取得了功名,且为后人景仰。但是闳夭、周公不也是忠心耿耿、道德高尚又智慧过人吗!从君臣关系上说,那三人虽然令人仰慕,可又哪里比得上闳夭、周公呢?”

应候范睢微微点头道:“是啊。”

蔡泽道:“既如此,您的国君在笃念旧情、不背弃功臣这点上,可否能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相比吗?”

范睢道:“未曾有比。”

蔡泽道:“应候您与商鞅等三人相比,谁的功劳大呢?”

范睢道:“自愧不如。”

蔡泽道:“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蔡泽说:“既如此,您还不急流勇退,将来遇到的灾祸恐怕比那三位更严重。俗话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伸缩都要随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求适应,这是圣人的法则。应候您此刻仇也报了,恩也报了,心愿已满,如还不做变化的打算,我私下真为您担忧啊!”

应候道:“好的。我听说‘有欲望而不知道满足,就会失去欲望;要占有而不知节制,就会丧失占有’。承蒙先生教导,我恭听从命。”“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出自《资治通鉴•秦纪一》),此时的应候恍然开悟,遂将蔡泽奉为上宾,并把他推荐给了秦昭襄王嬴稷,通过交谈,秦王甚是喜欢,便授与他客卿职位。不久范睢称病告假,辞去了相国之职,而蔡泽则被秦王任命为新的相国。

通过上面的故事,会给我们两个处世的启示:

一、蔡泽的启示:

首先,我们每个人欲成事,必先利其器,就是学习、修身,而蔡泽即是博古通今的博学之才。

其次,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发现了抓住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一生,而蔡泽在得知秦相范睢当时的处境时,通过分析,其价值不可限量,故亦然前往秦国。

最后,拟方案,还要有逻辑清晰的口才,有人说没有口才不一定不是人才,但是有了口才,一定是人才。而蔡泽凭着完备的方案,逻辑清晰的口才成功说服秦相范睢退隐,并通过被说服者推荐,成功使自己上位。

二、范雎的启示:

当一个人站在风口浪尖,不知所措时,你需跳出事件本身之外来观察,来分析,历史上无数的“狡兔死,走狗烹”事件,警世着人们要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