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 >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面临争议:制造冲突、焦点偏离和观众失望。

发布时间:2023-07-01 09:49:14来源:本站原创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的开播引发了观众之间的争议,似乎这档节目已经无法在观众心中激起任何波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或许答案隐藏在节目内容和制作上的某些变化中。
在最初的一、两季中,《向往的生活》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渐渐变得平淡无奇,与一个单调的流水账没什么两样。尤其是第七季中,黄磊和何炅成为节目的常驻嘉宾,他们被刻意塑造成"空巢老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大量使用煽情元素。这样的设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观众很难持续关注下去。
 
此外,过去的嘉宾们会参与农活、与村民互动,比如插秧、抓鱼、砍甘蔗、生火劈柴等,这些明星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景成为观众乐于观看的亮点,也符合节目回归田园、体验慢生活的主题。然而,现在的节目中,嘉宾们只是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务,而不再走出蘑菇屋与村民互动。剩下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吃饭和闲聊,匆匆忙忙地结束。
 
节目似乎变得过于轻松惬意,没有人愿意看一群人煽情和尴尬地聊天。年长的明星们和黄磊一起回忆过去的青春,而年轻的嘉宾们只能默默旁观。有时候看着这些场景,让人不禁想起自己过年回家时的尴尬,真希望自己能找个地方钻进去。
 
此外,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广告植入,让观众感受到节目早已变味。以前的节目虽然忙碌而辛苦,但至少真实而贴近生活,比如彭彭在一旁生火,黄老师热火朝天地做饭,呈现了生活的本真。而现在的蘑菇屋充斥着各种智能家用电器,甚至使用煤气,根本不需要人去生火,这也减少了真诚的氛围。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面临争议:制造冲突、焦点偏离和观众失望。
 
节目中还处处透露着敷衍的气息,或许是因为这是最后一季,大家都不怎么在意了吧?记得那一期,那英来了,黄磊和何炅第一次躲在屋子里睡觉,留下客人去与小辈们交流,甚至连装作客气的时间都懒得花了。
 
而且明明周迅早就被黄磊送上车离开了,下一集却又出现在蘑菇屋与那英说话,剪辑也毫无章法,类似的错误层出不穷,每一期都让无聊的氛围持续升级。
 
说起最精彩的一期,要数大华回来的那一次了,可惜他没有常驻,让怀旧的观众只能浅尝辄止。可以说,《向往的生活第七季》之所以成为最后一季,如果按照这个水准继续拍摄下去,恐怕观众的兴趣将被完全耗尽。
 
人民文娱对于这类慢综艺也给予了犀利的评价,直言慢综艺也进入了"七年之痒",并详细分析了三个问题,语言犀利,毫不留情。
 
首先是陷入套路化的窠臼。无论是《向往的生活》还是《亲爱的客栈》,基本套路都差不多。迎接新嘉宾、出门干活找食材,再或者做饭、谈心,有事没事再煽煽情、卖卖惨。这种流水线式的录制模式让节目组和观众都感到厌倦,久而久之,观众就失去了兴趣。
 
其次是与治愈人心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明确指出,节目刻意制造冲突,通过引导"互撕"和争议,让节目登上热搜,给观众留下戾气和焦虑。这一点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上一季中,宋丹丹成为众矢之的,她强势的中国式家长形象遭到了网友的猛烈批评,频频登上热搜。最新一季中,宋丹丹离开桃花坞后,节目组开始从其他人身上制造事端。任敏提出了想要组建乐队的创意,但由于太忙且不会乐器,被建议退出,她当场哭得很委屈,并主动去找汤晶媚沟通。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剪辑中却被渲染成了"互撕"的意味。任敏、汤晶媚、宋茜都成为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这种强行制造冲突,让戾气占据主导的节目方式,明显偏离了慢综艺寻求治愈和安抚观众内心的初衷。
 
第三个问题是节目流程任务化。节目从原本的好友聚会变成了艺人宣传和赶通告的场所,"美好的不真实"变成了"做作得过了头"。每当一个综艺节目火起来后,总会有人把它当作一个露脸的平台,不管是否适合,都要强行塞进来刷存在感。《向往的生活第七季》中有不少艺人来"赶场子",宣传自己的新剧、新歌,简单吃个饭后就匆匆忙忙去忙其他事情,装出大家很熟悉的样子,实际上完全是演出来的。这种任务化的流程让很多观众感觉自己也成了"工具人"。
 
综上所述,《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在观众中引起了争议,原因包括内容套路化、背离初衷以及节目流程任务化等。观众对于节目的热情逐渐降低,对于某些场景和剪辑的问题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观众对节目失去兴趣,并对其质量产生质疑。
(责编: xuehu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