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 >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发布时间:2023-06-11 10:20:01来源: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脱胎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品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相遇、相知、相爱和最终化蝶作为故事基线,将蝴蝶破茧化蝶的自然过程与梁祝生死爱恋完美结合,表现了生命从孕育、孵化、抗争到破茧而出、自由飞翔的过程。

在过去,传统的杂技演出追求惊险和刺激,但《化·蝶》的主创打破传统,将杂技的惊险与国风舞蹈的柔美相融合。

同时,在舞台呈现上,融入了许多新创意项目,包括芭蕾转碟、蹬伞、抖杠、毛笔手技、滑稽钻箱、集体扇舞等,全剧更是多达32个杂技绝活。

吴正丹和魏葆华两位在杂技界堪称“国宝级别”的主演,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又有当代舞台表演的创新。

此次杂技舞剧《化·蝶》登上宛平剧院的舞台,参加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剧目展演,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吴正丹和魏葆华伉俪。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吴正丹饰祝英台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魏葆华饰梁山伯

作为首次获得白玉兰奖的

杂技演员,感受如何?

吴正丹:对我来说,无论现在是何种身份或者是有多少个荣誉奖项,没有肩上芭蕾,就没有一切。观众通过这个作品认识我,我也引以为豪。

作为第一个获白玉兰主角奖的杂技演员,我觉得特别荣幸。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奖项。在我们这个行业,国际国内杂技界的各类奖项我们都获得过。这次能获奖,我觉得不仅仅是对我们肩上芭蕾的认可,也是对《化·蝶》这一部剧的认可。没有这样的剧,我塑造不了这样的角色,也不可能有机会获奖,作为杂技艺术工作者来说,确实是很珍贵的。

应该如何理解“肩上芭蕾”?

其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魏葆华:肩上芭蕾是杂技节目的一种表演形式。这个表演形式是我跟吴正丹开创的。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但是这个巧合的背后也有它的必然性。

我们最早都是运动员,吴正丹原来是艺术体操运动员,我是技巧运动员。

在我们运动员阶段,我们都进行过芭蕾的基本功训练,为我们后来创造肩上芭蕾这种表演形式,埋下了伏笔。

我们离开体育界后,一起到了杂技团,后来碰到了导演赵明,他是芭蕾舞演员出身。这也是一种机缘巧合。他作为芭蕾舞的编导,编排方向是偏向芭蕾的。

我们的芭蕾训练经验,非常符合赵导在编排当中的创意展现。就这样,我们到了杂技团以后,第一个编排的作品用的就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音乐,编排形式也是芭蕾双人舞的那种感觉。正是因为这个作品,为我们后来朝着芭蕾这个方向引了一条路。于是,我们就在杂技和芭蕾结合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到了现在。

吴正丹:刚开始我是不穿芭蕾舞鞋在地面上跳芭蕾舞,但这个风格是偏重芭蕾的。后面穿上芭蕾鞋,我开始和魏老师进行不断地探索,直到我们获得国际金奖,这个过程其实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

最难的其实是这条路继续往深处走,我觉得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自身的一些条件因素。总之,有天时地利,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创造。

这个创新如果发生在当下的话,应该会非常了不起。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传播力没有那么强,是通过一场又一场,至今3000多场的演出,才让国内外观众了解中国艺术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很伟大的创作。

肩上芭蕾结合了西方古典芭蕾和中国传统杂技,但不是那种表面、浅显的嫁接,而是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然后碰撞出了一个非常璀璨的火花。

因此,在当时,它的确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二位老师是如何成为了

「可遇不可求」的搭档?

吴正丹:如果不是因为遇到魏老师,估计我坚持不到现在。这种需要配合的项目,天天在一起朝夕相处,手搭手,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是很容易有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和朋友,甚至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成为最仇恨的人都有可能。

所以,这就需要两个人,一个是要有包容,还有一个是大家都要有一些退让或者妥协,同时也都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魏葆华: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努力方向。

吴正丹:两个人都还要比较上进,这也是我觉得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说有一个人在后面拽着,可能这条路不太好走,也许走得不太长。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后期没有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很多时候,其实是魏老师带着我练,他算是我的老师了。现在我算是老师,带着他练,我们互相要求。因为我们确实身体老了,有点懒惰了。

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微妙,有时候差那一点可能就结束了,突破了那个临界点可能就会诞生另外一部很了不起的作品。多少次,其实都是到了边缘。

面对杂技演员年龄的极限

如何突破?

吴正丹:肩上芭蕾差一点也无缘跟观众见面了(笑)。排《化·蝶》也是这样的情况,感觉就是真的做不了了,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确实已经到极限了,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杂技跟体育非常像,如果在台上能力达不到极限状态了,一个是转行,再一个是去当老师,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工作。

运动员要保持高超的竞技状态,需要很规范科学的系统训练。要付出的辛苦和代价是很大的,但是并不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的杂技演员,其实也越来越多地朝着艺术周期更长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个人技术的方面,个人的艺术修养、个人塑造角色的能力,大家也都在不断地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对于我跟魏老师来说,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如何化解在创排中遇到争论?

吴正丹:我们俩前三天没讲话。因为前一段时间没演出,我们在恢复训练的时候,两个人能力下降,在配合当中,会有一些完成不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互相埋怨,或者都觉得是对方的问题造成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争吵。争吵之后,是有生气、难过、谁也不理解谁的时候。我们俩已经配合30多年,都会出现争吵,更何况是在肩上芭蕾诞生之前,几乎每天都会有争吵。

魏葆华:争吵是常态。

吴正丹:一个礼拜一次大吵,一个月一次“干不下去了”,这种情况我觉得是真的避免不了的。我现在想想那段经历,真的是太磨练人了。那种磨练不是伤病皮肉之苦的“磨”,是让你在精神层面不断地失去信心,又要不断地重拾信心,不断地给自己树立目标,然后再不断地被打击。在这个过程当中,得持续坚持,但依然不知道肩上芭蕾出来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也没人能告诉你。最后能不能被观众认可,其实也是未知的。我觉得有90%的可能是与观众无缘的,能呈现给观众这样一个作品,只有10%的概率。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当代杂技舞剧」

魏葆华:《化·蝶》是我们两个人演的第二部杂技剧,第一部是《天鹅湖》,是开创性的。在《天鹅湖》之前,是没有杂技剧这个概念的。

以前有杂技晚会,有杂技秀,但是没有杂技剧。从《天鹅湖》开始,赵明导演创造了这样一个新的表演形式。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剧目。距离当时的《天鹅湖》,现在的《化·蝶》是过了17年之后才创作出的。现在的杂技剧,跟当时有了很大的不同。总导演对杂技剧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化·蝶》,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但是导演用的手法和理念,都是非常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代杂技舞剧”,我认为是对这种表现形式比较贴切的表述。《化·蝶》把杂技和舞蹈,这两种用肢体表达的艺术,贴切、巧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看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杂技突兀,或舞蹈违和。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找到比这更贴切的词语来定义这个剧目。

吴正丹:其实我觉得叫当代杂技舞剧的原因,一个是想传递给观众:我的专业是杂技。

但是,为什么又要叫舞剧?其实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杂技的概念了,还有魏老师刚才说的“当代”。我们做的这台剧是在继承当中发展,在发展当中创新。它的舞台审美和舞台呈现,是有中国元素,但是又非常现代、非常简洁。

经过百八十场的演出,我们做了一些调研,看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对《化·蝶》呈现出的这种美感,观众是非常满意的,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观众没有想到杂技剧舞台会有这样的美,有这么多意料之外的表现手法。

可能任何剧种都无法像《化·蝶》这样,用独特的肢体语汇把《梁祝》里的戏剧冲突表达得淋漓尽致,剧中的舞蹈是唯美动人的,而杂技又是惊奇难险的,因此造就了《化·蝶》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

二位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吴正丹:大家都说三部曲,不能两部就结束了。在我以为自己即将离开舞台,这就是最后一部作品时,《化·蝶》于去年获得了文华表演奖,今年我又获得白玉兰的戏剧表演奖,我突然间又燃起了我另外的一个雄心壮志,我还想再做一件事情,让肩上芭蕾,或者是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把它做到最后的极致。

这个极致如何能呈现在舞台上?其实我自己也在期待当中。我觉得也许是一个“破圈”的东西,步子走得更大,或者是融合更多艺术门类,不再是一种单一技术的展示……我们还在和主创团队不断探讨所以我也蛮期待最终呈现的。

想对上海观众和年轻观众们

说些什么?

魏葆华:有好几位上海的观众,在2005年看过杂技剧《天鹅湖》之后,还保留着那个票根,让我们非常感动。上海的观众真的太好了,每一位舞台演员都非常希望遇到这么好的观众。

吴正丹:我觉得上海的观众对舞台艺术的欣赏要求很高,审美标准也很高,更加多元和包容,愿意看不同类型的东西;这一点对我来说,也是挺受启发的。

魏葆华:我们在之前的巡演中,遇到过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观众,给到的反馈都是比较正面的,对这个剧目都是非常肯定的。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我们开始会认为,是不是年轻人更关注一些比较时尚的或者前卫的演出。但是他们来看了《化·蝶》之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认可。

而且从他们对《化·蝶》的理解上,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想到的。我现在反倒觉得,像《化·蝶》这种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在年轻人当中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吴正丹: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我觉得《化·蝶》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会让你觉得传统很俗、传统很落后,不会让你感觉到土气,给到观众的审美是非常有内涵和深度的。这是我觉得这部剧最成功的一点,它在舞美、灯光、服装上都是非常讲究、高级有品的。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谈谈对杂技教育的看法

魏葆华:我特别想跟咱们孩子,还有孩子的家长说,杂技发展到现在,和我们以前的认知是有很大的不同。

杂技的教育其实也在不断地优化改良,现在大家对杂技教育的认知,已经不局限在必须得四五岁、五六岁就开始训练,也不需要放弃义务教育学习。现在杂技教育也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也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正因为有杂技剧这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对演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会技术动作、高难技巧。成为一个杂技剧的演员,需要很多的文化积淀,文化水平作为基础,才能对剧目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刻画人物上有更好的一个表现。杂技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的。

我们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从事杂技工作,能够通过它找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找到成就感。

-劇終-

本文内容

根据5月21日长三角之声采访内容

选取和整理

配图为剧照

经授权使用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演出时间

2023年6月7日19:30

演出地点

宛平剧院·大剧场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台|艺文|悦音|映像

more:

话剧《春风十里不如你》|他们最后的14天,就像两人依偎在天堂

评·话剧《威廉与我》|这个舞台永远感激他来过

评·《四张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评·《最后晚餐》现实主义叙事中的悲情之歌

评·话剧《单宁》|只要你不离开,我就不杀你

聊·《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的海风里,走进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评·2023静安戏剧谷的三部国际剧目|我们的乐园

真好·谍战舞台剧《夜行者》|赵淼导演,即将启动

更多阅读可点击

张艾嘉|林怀民

佟欣雨|丁一滕|杨易

史依弘|蒋瑞征|黄俊达

沈伟|杜邦|冯英|段妮

桑吉加|黎星|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倾城之恋》|《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进念二十面体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主编:许安琪&阿秋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脱胎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品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相遇、相知、相爱和最终化蝶作为故事基线,将蝴蝶破茧化蝶的自然过程与梁祝生死爱恋完美结合,表现了生命从孕育、孵化、抗争到破茧而出、自由飞翔的过程。

在过去,传统的杂技演出追求惊险和刺激,但《化·蝶》的主创打破传统,将杂技的惊险与国风舞蹈的柔美相融合。

同时,在舞台呈现上,融入了许多新创意项目,包括芭蕾转碟、蹬伞、抖杠、毛笔手技、滑稽钻箱、集体扇舞等,全剧更是多达32个杂技绝活。

吴正丹和魏葆华两位在杂技界堪称“国宝级别”的主演,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又有当代舞台表演的创新。

此次杂技舞剧《化·蝶》登上宛平剧院的舞台,参加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剧目展演,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吴正丹和魏葆华伉俪。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吴正丹饰祝英台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魏葆华饰梁山伯

作为首次获得白玉兰奖的

杂技演员,感受如何?

吴正丹:对我来说,无论现在是何种身份或者是有多少个荣誉奖项,没有肩上芭蕾,就没有一切。观众通过这个作品认识我,我也引以为豪。

作为第一个获白玉兰主角奖的杂技演员,我觉得特别荣幸。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奖项。在我们这个行业,国际国内杂技界的各类奖项我们都获得过。这次能获奖,我觉得不仅仅是对我们肩上芭蕾的认可,也是对《化·蝶》这一部剧的认可。没有这样的剧,我塑造不了这样的角色,也不可能有机会获奖,作为杂技艺术工作者来说,确实是很珍贵的。

应该如何理解“肩上芭蕾”?

其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魏葆华:肩上芭蕾是杂技节目的一种表演形式。这个表演形式是我跟吴正丹开创的。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但是这个巧合的背后也有它的必然性。

我们最早都是运动员,吴正丹原来是艺术体操运动员,我是技巧运动员。

在我们运动员阶段,我们都进行过芭蕾的基本功训练,为我们后来创造肩上芭蕾这种表演形式,埋下了伏笔。

我们离开体育界后,一起到了杂技团,后来碰到了导演赵明,他是芭蕾舞演员出身。这也是一种机缘巧合。他作为芭蕾舞的编导,编排方向是偏向芭蕾的。

我们的芭蕾训练经验,非常符合赵导在编排当中的创意展现。就这样,我们到了杂技团以后,第一个编排的作品用的就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音乐,编排形式也是芭蕾双人舞的那种感觉。正是因为这个作品,为我们后来朝着芭蕾这个方向引了一条路。于是,我们就在杂技和芭蕾结合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到了现在。

吴正丹:刚开始我是不穿芭蕾舞鞋在地面上跳芭蕾舞,但这个风格是偏重芭蕾的。后面穿上芭蕾鞋,我开始和魏老师进行不断地探索,直到我们获得国际金奖,这个过程其实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

最难的其实是这条路继续往深处走,我觉得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自身的一些条件因素。总之,有天时地利,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创造。

这个创新如果发生在当下的话,应该会非常了不起。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传播力没有那么强,是通过一场又一场,至今3000多场的演出,才让国内外观众了解中国艺术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很伟大的创作。

肩上芭蕾结合了西方古典芭蕾和中国传统杂技,但不是那种表面、浅显的嫁接,而是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然后碰撞出了一个非常璀璨的火花。

因此,在当时,它的确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二位老师是如何成为了

「可遇不可求」的搭档?

吴正丹:如果不是因为遇到魏老师,估计我坚持不到现在。这种需要配合的项目,天天在一起朝夕相处,手搭手,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是很容易有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和朋友,甚至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成为最仇恨的人都有可能。

所以,这就需要两个人,一个是要有包容,还有一个是大家都要有一些退让或者妥协,同时也都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魏葆华: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努力方向。

吴正丹:两个人都还要比较上进,这也是我觉得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说有一个人在后面拽着,可能这条路不太好走,也许走得不太长。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后期没有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很多时候,其实是魏老师带着我练,他算是我的老师了。现在我算是老师,带着他练,我们互相要求。因为我们确实身体老了,有点懒惰了。

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微妙,有时候差那一点可能就结束了,突破了那个临界点可能就会诞生另外一部很了不起的作品。多少次,其实都是到了边缘。

面对杂技演员年龄的极限

如何突破?

吴正丹:肩上芭蕾差一点也无缘跟观众见面了(笑)。排《化·蝶》也是这样的情况,感觉就是真的做不了了,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确实已经到极限了,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杂技跟体育非常像,如果在台上能力达不到极限状态了,一个是转行,再一个是去当老师,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工作。

运动员要保持高超的竞技状态,需要很规范科学的系统训练。要付出的辛苦和代价是很大的,但是并不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的杂技演员,其实也越来越多地朝着艺术周期更长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个人技术的方面,个人的艺术修养、个人塑造角色的能力,大家也都在不断地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对于我跟魏老师来说,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如何化解在创排中遇到争论?

吴正丹:我们俩前三天没讲话。因为前一段时间没演出,我们在恢复训练的时候,两个人能力下降,在配合当中,会有一些完成不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互相埋怨,或者都觉得是对方的问题造成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争吵。争吵之后,是有生气、难过、谁也不理解谁的时候。我们俩已经配合30多年,都会出现争吵,更何况是在肩上芭蕾诞生之前,几乎每天都会有争吵。

魏葆华:争吵是常态。

吴正丹:一个礼拜一次大吵,一个月一次“干不下去了”,这种情况我觉得是真的避免不了的。我现在想想那段经历,真的是太磨练人了。那种磨练不是伤病皮肉之苦的“磨”,是让你在精神层面不断地失去信心,又要不断地重拾信心,不断地给自己树立目标,然后再不断地被打击。在这个过程当中,得持续坚持,但依然不知道肩上芭蕾出来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也没人能告诉你。最后能不能被观众认可,其实也是未知的。我觉得有90%的可能是与观众无缘的,能呈现给观众这样一个作品,只有10%的概率。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当代杂技舞剧」

魏葆华:《化·蝶》是我们两个人演的第二部杂技剧,第一部是《天鹅湖》,是开创性的。在《天鹅湖》之前,是没有杂技剧这个概念的。

以前有杂技晚会,有杂技秀,但是没有杂技剧。从《天鹅湖》开始,赵明导演创造了这样一个新的表演形式。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剧目。距离当时的《天鹅湖》,现在的《化·蝶》是过了17年之后才创作出的。现在的杂技剧,跟当时有了很大的不同。总导演对杂技剧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化·蝶》,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但是导演用的手法和理念,都是非常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代杂技舞剧”,我认为是对这种表现形式比较贴切的表述。《化·蝶》把杂技和舞蹈,这两种用肢体表达的艺术,贴切、巧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看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杂技突兀,或舞蹈违和。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找到比这更贴切的词语来定义这个剧目。

吴正丹:其实我觉得叫当代杂技舞剧的原因,一个是想传递给观众:我的专业是杂技。

但是,为什么又要叫舞剧?其实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杂技的概念了,还有魏老师刚才说的“当代”。我们做的这台剧是在继承当中发展,在发展当中创新。它的舞台审美和舞台呈现,是有中国元素,但是又非常现代、非常简洁。

经过百八十场的演出,我们做了一些调研,看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对《化·蝶》呈现出的这种美感,观众是非常满意的,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观众没有想到杂技剧舞台会有这样的美,有这么多意料之外的表现手法。

可能任何剧种都无法像《化·蝶》这样,用独特的肢体语汇把《梁祝》里的戏剧冲突表达得淋漓尽致,剧中的舞蹈是唯美动人的,而杂技又是惊奇难险的,因此造就了《化·蝶》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

二位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吴正丹:大家都说三部曲,不能两部就结束了。在我以为自己即将离开舞台,这就是最后一部作品时,《化·蝶》于去年获得了文华表演奖,今年我又获得白玉兰的戏剧表演奖,我突然间又燃起了我另外的一个雄心壮志,我还想再做一件事情,让肩上芭蕾,或者是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把它做到最后的极致。

这个极致如何能呈现在舞台上?其实我自己也在期待当中。我觉得也许是一个“破圈”的东西,步子走得更大,或者是融合更多艺术门类,不再是一种单一技术的展示……我们还在和主创团队不断探讨所以我也蛮期待最终呈现的。

想对上海观众和年轻观众们

说些什么?

魏葆华:有好几位上海的观众,在2005年看过杂技剧《天鹅湖》之后,还保留着那个票根,让我们非常感动。上海的观众真的太好了,每一位舞台演员都非常希望遇到这么好的观众。

吴正丹:我觉得上海的观众对舞台艺术的欣赏要求很高,审美标准也很高,更加多元和包容,愿意看不同类型的东西;这一点对我来说,也是挺受启发的。

魏葆华:我们在之前的巡演中,遇到过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观众,给到的反馈都是比较正面的,对这个剧目都是非常肯定的。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我们开始会认为,是不是年轻人更关注一些比较时尚的或者前卫的演出。但是他们来看了《化·蝶》之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认可。

而且从他们对《化·蝶》的理解上,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想到的。我现在反倒觉得,像《化·蝶》这种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在年轻人当中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吴正丹: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我觉得《化·蝶》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会让你觉得传统很俗、传统很落后,不会让你感觉到土气,给到观众的审美是非常有内涵和深度的。这是我觉得这部剧最成功的一点,它在舞美、灯光、服装上都是非常讲究、高级有品的。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谈谈对杂技教育的看法

魏葆华:我特别想跟咱们孩子,还有孩子的家长说,杂技发展到现在,和我们以前的认知是有很大的不同。

杂技的教育其实也在不断地优化改良,现在大家对杂技教育的认知,已经不局限在必须得四五岁、五六岁就开始训练,也不需要放弃义务教育学习。现在杂技教育也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也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正因为有杂技剧这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对演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会技术动作、高难技巧。成为一个杂技剧的演员,需要很多的文化积淀,文化水平作为基础,才能对剧目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刻画人物上有更好的一个表现。杂技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的。

我们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从事杂技工作,能够通过它找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找到成就感。

-劇終-

本文内容

根据5月21日长三角之声采访内容

选取和整理

配图为剧照

经授权使用

Q&A|吴正丹&魏葆华:我们俩加在一起已经90多岁了

演出时间

2023年6月7日19:30

演出地点

宛平剧院·大剧场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台|艺文|悦音|映像

more:

话剧《春风十里不如你》|他们最后的14天,就像两人依偎在天堂

评·话剧《威廉与我》|这个舞台永远感激他来过

评·《四张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评·《最后晚餐》现实主义叙事中的悲情之歌

评·话剧《单宁》|只要你不离开,我就不杀你

聊·《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的海风里,走进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评·2023静安戏剧谷的三部国际剧目|我们的乐园

真好·谍战舞台剧《夜行者》|赵淼导演,即将启动

更多阅读可点击

张艾嘉|林怀民

佟欣雨|丁一滕|杨易

史依弘|蒋瑞征|黄俊达

沈伟|杜邦|冯英|段妮

桑吉加|黎星|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倾城之恋》|《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进念二十面体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主编:许安琪&阿秋

(责编: wanglu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