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 >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发布时间:2023-05-24 12:08:31来源:

“《漫长的季节》爹味”在微博是个很火的热搜,初次看到这个热搜时候我还没有看完全剧,我以为剧中人物尤其是王响的“爹味”,并不一定代表着整个作品的价值观。

看完全剧我发现,《漫长的季节》真的太爹了,这种爹味不只是王响作为一家之主试图控制家人的生活,而在于创作者对许多人物的命运安排,尤其对王响来说,在他历经人生的苦难后,最终组件新家庭,看着昔日列车匆匆向前的幻象,决定既往不咎“向前看”,这是否是创作者作为作品之父的有意安排呢?

每个桦林人身上都有病和痛

从桦钢的工人形象上,我看到了我妈妈的影子。我妈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玻璃厂的包装工,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刚生产出来的烧得滚烫的玻璃瓶装到编织袋里,当时啤酒的瓶子基本都是这个厂的产物。这种流水线作业要求工人必须马上把玻璃瓶一个不漏地塞进袋子里,不然就会摔得满地玻璃碴。后来没过几年我妈就换了别的职业,厂子也很快就不行了。

直到现在我妈做噩梦也都是关于玻璃厂上班,内容无外乎来不及装瓶子、担心工人“优化组合”自己掉队。即使只是人生中较为短暂的几年,对她的影响却很大,始终认为自己是工人,要多劳动,劳动光荣。

与此同时,她几乎全身的关节都不好,患有风湿病,时长腰疼,她始终觉得是年轻时(恐怕也是当工人时)没保护好,烙下了病根。我家里现在还在用的蒸馒头的铝制锅,比我腰还粗,我妈抑制住自豪说那是她拿工厂给她的手套换的,自己一直用旧手套。烧得通红的玻璃瓶把手套烧出了洞,也就多了一个补丁,也多了手套下愈合的手茧子。

剧中有一套几乎降临在每个人身上的病痛叙事,无论是好人还是“小坏人”,年长者还是年幼者,每个人身上都有病和痛。

对于王阳母亲罗美素来说是心脏病,或许补上那笔报销费能够缓解疼痛,但是大概率没有。对于彪子来说是糖尿病,彪子当然比较可爱,熟读弗洛伊德的他却几乎是只有本能欲望的本我,一心只想吃东西和搞对象,跟丽茹初次约会还抱怨对方不给自己买红薯,他的黄色肚皮和糖尿病无疑是下岗后胡吃海塞出来的。丽茹的病是无法生育,为此彪子买了鸽子,但没等赛鸽孵出来就放飞了。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对于青少年来说,傅卫军的病痛无疑是聋哑,他有俊朗的外观,但殷红说他“除此之外别的都不行”,暴力成了他的言说方式。

沈墨无疑是痛的最深的那个,被继父胁迫、被朋友出卖、被权势者物化。

王阳,作为一个热爱诗歌、向往爱情的少年,有着渴望探索远方的梦想,家庭也相对和睦,健康得不能再健康,但当他卷入这个充满病痛的世界,还带着热切的同情心,无疑也伤的最重。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那么坏人呢?厂长当然没毛病,卢总也年轻健康,沈墨的大爷一把年纪却显得那么强健,被马队长拳打脚踢也没有大碍,只有身边的大娘生不如死……他们当然是恶本身。

有趣的是邢建春这个角色,当王响等人查明套牌肇事者后,对这个过去坏事做尽的人一通报复,却把他的尿袋打了出来(患有尿毒症),王响也随之停手,他在那一刻发现小坏人和自己一样也是这个病痛叙事的受害者,偷鸡摸狗的小恶在整个时代中,不足以让他幸免于难。

丽茹、巧云、包括彪子的女朋友小露,是试图缓解病痛的“医生”和“护士”,但这种尝试并不一定奏效。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丽茹本身就是护士,在工厂时代应该干的不错,下岗后却遭遇窘境,她的美容院(作为一种虚假的健康)甚至不能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内合法经营,只能是家庭作坊式的奇怪产物,结果遭到了讹诈。巧云的按摩店当然算一种真正的治愈,她给王师傅按摩并试图更进一步,抹平他的心理创伤。

小露同样是在药店卖药的医疗工作者,有着比男性角色更坚定的勇气,决心找到“凶手”,却被痛下毒手——作为这个残酷世界给予的警告,势单力薄的女性治愈者若想治愈世界,自己恐怕先要遭遇病痛。美素当然也是这样的治愈者,却因为自己就是患者本身(被工厂拖欠报销费的心脏病人),已经无力去安抚自己的儿子,连她自己也走向绝路。

心脏病、失聪、尿毒症、不孕不育、糖尿病、性侵心理创伤、脑梗,亦或是王阳、罗美素的死,对于病人来说,这些病痛是可以治愈的么?病人们,以及作为承受痛苦的主人公王响来说,又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以后的生活呢?

彪子:用任性的方式自我毁灭

彪子虽然是剧中学历最高的人——九十年代大学生,却是全剧中最单纯的人,估计他看弗洛伊德看到本我后就不看了,作为本我化身,只追求快乐原则,人物十分自洽。

他仿佛游离于全剧之外,当全厂人为未来担忧时,他却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执迷于烤地瓜、烤红薯和丽茹身上的消毒水味。如果说他富有心计、一心为了事业,那当他拿水瓶砸厂长时,性的冲动便已压倒了理性。

彪子的糖尿病无疑是享乐的惩罚,而这种享乐建立在生活的无望之上。彪子在厂办点头哈腰,却遇到厂长报复意外下岗,再就业的过程中,屡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妻子也因此离去。生活中的胡吃海塞,鼓起的肚皮和“遇事别往心里去”的人生态度,更多彰显着无奈,只能用彩票给生活增添渺茫的希望。

王响、彪子、马队三人狂欢的KTV之后,是一场“生存还是灭亡”式的选择。彪子中大奖无疑带有浓重幻想色彩,彪子的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次本我任性地自我毁灭。彩票中奖的狂喜,像是一次狂欢式的舞蹈,用笑容向这个残酷的世界告白,这最符合彪子的性格。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马队:难以放手的体制身份

可以说马队的动人之处,正在于他超越规则的正义感。当他凭借自己的判断,在没有经过法律允许情况下,暴打沈墨的大爷,这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而非程序的正当性。当局长因为马队违规命令他不再参与案件的审理,他便脱下警服,更表明对正义的追求超越了警察身份。

而后来,当他被旧时手下李局长嫌弃道“别添乱”后,马队便一蹶不振,让彪子和王响别再叫他马队。那本应当是一个决裂的时刻,按照马队的性格,他或许应该不再依赖过去的身份光环,即使像王响和彪子那样成为真正的平民,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道德去追寻正义。

马队在KTV后的昏迷与脑梗,既是一次死去,也可以看成他的重生,他苏醒后仿佛变成了婴儿重新来到世界,脑子里却装着多年前的疑案。那他从婴儿再次长大成人的方式是什么呢?马队在警察局众人的认真倾听下、李局长的端茶送水之中破案,狂喜而痛哭流涕。

可以说,是完成对沈墨的指认、破案,以及警察身份地位的重新找回,让他再次体会到了回到体制的短暂幻象。那马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火热的正义感在哪呢?我们喜欢一个人物仅仅因为他是思维严谨的神探么?

况且,他曾困惑的谜团,对于观众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悬念不在这里,观众对马队命运的期盼当然也不在这里。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我们对比《杀人回忆》就能看到,宋康昊饰演的警察的探案之旅,恰恰是一次导致他脱下警服的失败之旅,影片罕见地站在底层的对立面,以警察身份,居高临下地审判、施暴于无辜民众,只为谋求一个几乎无法得到的真相(因为基于事实改编,当时的观众已经知道案件没有告破)。

影片中警察凭借毫无根据的推理,暴力逼供平民,迎来的却是那个“凶手”倔强不屈的面孔。

宋康昊在结尾惊愕又惶恐的复杂面部特写,在我看来旨在说明,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恶行,仍然无所不在地笼罩着世界,难题远没有得到解决。

当宋康昊脱下警服,变成一个享受日常美好生活的普通商人,这种惊愕仍然提醒着他,绝对不要忘记,不要那么简单就“向前看”。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响:向前看真的容易么?

实际上整个剧可以看作王响与沈墨构成的双主人公,两人虽然社会背景、原生家庭完全不同,但人生经历却高度一致,那就是他们几乎都失去了世间的一切,在事业上或是丧失了成为音乐家或者医生的未来,或是成为工人劳模后走向下岗,在家庭上,他们都失去了至亲,以及他们共同钟爱的王阳。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享着同样的一份悲痛,就像同一种残酷的命运都降临在两人头上。

然而根本上不同的是,沈墨面对这种命运的不公,走向了明确的道路:复仇。复仇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港商卢总。卢总一方面作为权势者强行侵犯了沈墨的身体,另一方面,全剧也暗示着工人们之所以陷入到濒临下岗、朝不保夕的窘困境况,根本上就是因为桦钢厂长与港商卢总之间的利益输送。

可以说,卢总不仅侵犯了沈墨,也如吸血鬼一般侵占了王响等全厂工人们的资产。正如沈墨亲手完成了对卢总的复仇,王响同样也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暴打了的厂长,两者都具备着嫉恶如仇的性格。甚至对于王阳来说,帮助沈墨复仇,表明他们三个都是站在一边的。那么为什么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上,王响与沈墨却大相径庭呢?

在王阳死后,当王响看到王阳的遗体,他首先以一个超我式的父亲姿态要求他“起来!要睡回家睡去!”不愿接受秩序的崩塌,丧事之后,马队来说明情况,王响依然要求“讨个说法”,不愿接受这场悲剧是意外或是人内心世界的坍塌,依然将其视为几个不良少年的恶行,其人生从此也就变成了一场解密难题的追踪之旅。他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桦林“原地打转”,或许就有这种意味。

王响的人生问题转化为“王阳的死因”,他不再恼怒厂长,不再纠结下岗的问题,不再担心妻子的心脏支架报销费,只求将凶手绳之以法。当他终于有机会面对沈墨,他只能把仇恨倾注于更为可怜的“坏人”沈墨身上。但当他解开谜题——王阳死于意外,大雾散去,他又该怎样面对人生?创作者最终决定让王响组建了新的家庭,“别回头”“向前看”。

对比《活着》来看,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改编电影,主人公福贵经历了身边诸多亲人因种种变故而离去,而他最后仍然像麻木一般坚韧地活着,让人不禁想起《芙蓉镇》中的经典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活着”就是整部作品的主题,老实巴交的富贵或许不具备反思历史的能力,或者像沈墨那样走向决绝的复仇之路,像老黄牛那样面对艰难的人生,就像西西弗那样不断将巨石推向山顶,彰显一种存在主义的精神。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福贵的人生,除了早期生于福贵人家,他后来的人生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天赐的幸运,磨难陪他走完了孤独的后半生,但他依旧坚韧地活着,即使没有好事发生。

对于同样失去了一切的王响来说,创作者为王响安排了一次天赐般的礼物,妻儿离世后,当王响躺在火车轨道,以惨烈的方式否定作为火车司机的前半生时,王北作为一种天降的赏赐使他找回了活下去的动力。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北与整个作品的“病痛叙事”不同,他高大帅气,孝顺努力,毫无病痛,填补了王响内心的巨大伤疤。同时,一直喜欢他的巧云不离不弃,给予了王响太多理由,不再反复回想过去。

正是这种天赐的力量,抹平了王响内心深处的种种伤痛,如果说在查明王阳死因之前,王响还坚持认为“都是儿子,但不一样”,在查明真相后,王响就彻底决定向前看了。

那些解决不了的心脏支架的报销款、写着自己名字的提前下岗名单、榨取民脂民膏的厂长、走投无路的彪子……是否就能随着新家庭的建立而随风而逝呢?所谓“别回头”又谈何容易?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响应该如何看待结尾的火车呢?那种短暂而美好的回忆是否本身就是蕴藏着危机的幻象?结尾姜育恒的《再回首》这样唱:“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如果王响真的再次回到过去,这趟火车将通向何方?他还能“我心依旧”吗?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漫长的季节》爹味”在微博是个很火的热搜,初次看到这个热搜时候我还没有看完全剧,我以为剧中人物尤其是王响的“爹味”,并不一定代表着整个作品的价值观。

看完全剧我发现,《漫长的季节》真的太爹了,这种爹味不只是王响作为一家之主试图控制家人的生活,而在于创作者对许多人物的命运安排,尤其对王响来说,在他历经人生的苦难后,最终组件新家庭,看着昔日列车匆匆向前的幻象,决定既往不咎“向前看”,这是否是创作者作为作品之父的有意安排呢?

每个桦林人身上都有病和痛

从桦钢的工人形象上,我看到了我妈妈的影子。我妈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玻璃厂的包装工,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刚生产出来的烧得滚烫的玻璃瓶装到编织袋里,当时啤酒的瓶子基本都是这个厂的产物。这种流水线作业要求工人必须马上把玻璃瓶一个不漏地塞进袋子里,不然就会摔得满地玻璃碴。后来没过几年我妈就换了别的职业,厂子也很快就不行了。

直到现在我妈做噩梦也都是关于玻璃厂上班,内容无外乎来不及装瓶子、担心工人“优化组合”自己掉队。即使只是人生中较为短暂的几年,对她的影响却很大,始终认为自己是工人,要多劳动,劳动光荣。

与此同时,她几乎全身的关节都不好,患有风湿病,时长腰疼,她始终觉得是年轻时(恐怕也是当工人时)没保护好,烙下了病根。我家里现在还在用的蒸馒头的铝制锅,比我腰还粗,我妈抑制住自豪说那是她拿工厂给她的手套换的,自己一直用旧手套。烧得通红的玻璃瓶把手套烧出了洞,也就多了一个补丁,也多了手套下愈合的手茧子。

剧中有一套几乎降临在每个人身上的病痛叙事,无论是好人还是“小坏人”,年长者还是年幼者,每个人身上都有病和痛。

对于王阳母亲罗美素来说是心脏病,或许补上那笔报销费能够缓解疼痛,但是大概率没有。对于彪子来说是糖尿病,彪子当然比较可爱,熟读弗洛伊德的他却几乎是只有本能欲望的本我,一心只想吃东西和搞对象,跟丽茹初次约会还抱怨对方不给自己买红薯,他的黄色肚皮和糖尿病无疑是下岗后胡吃海塞出来的。丽茹的病是无法生育,为此彪子买了鸽子,但没等赛鸽孵出来就放飞了。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对于青少年来说,傅卫军的病痛无疑是聋哑,他有俊朗的外观,但殷红说他“除此之外别的都不行”,暴力成了他的言说方式。

沈墨无疑是痛的最深的那个,被继父胁迫、被朋友出卖、被权势者物化。

王阳,作为一个热爱诗歌、向往爱情的少年,有着渴望探索远方的梦想,家庭也相对和睦,健康得不能再健康,但当他卷入这个充满病痛的世界,还带着热切的同情心,无疑也伤的最重。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那么坏人呢?厂长当然没毛病,卢总也年轻健康,沈墨的大爷一把年纪却显得那么强健,被马队长拳打脚踢也没有大碍,只有身边的大娘生不如死……他们当然是恶本身。

有趣的是邢建春这个角色,当王响等人查明套牌肇事者后,对这个过去坏事做尽的人一通报复,却把他的尿袋打了出来(患有尿毒症),王响也随之停手,他在那一刻发现小坏人和自己一样也是这个病痛叙事的受害者,偷鸡摸狗的小恶在整个时代中,不足以让他幸免于难。

丽茹、巧云、包括彪子的女朋友小露,是试图缓解病痛的“医生”和“护士”,但这种尝试并不一定奏效。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丽茹本身就是护士,在工厂时代应该干的不错,下岗后却遭遇窘境,她的美容院(作为一种虚假的健康)甚至不能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内合法经营,只能是家庭作坊式的奇怪产物,结果遭到了讹诈。巧云的按摩店当然算一种真正的治愈,她给王师傅按摩并试图更进一步,抹平他的心理创伤。

小露同样是在药店卖药的医疗工作者,有着比男性角色更坚定的勇气,决心找到“凶手”,却被痛下毒手——作为这个残酷世界给予的警告,势单力薄的女性治愈者若想治愈世界,自己恐怕先要遭遇病痛。美素当然也是这样的治愈者,却因为自己就是患者本身(被工厂拖欠报销费的心脏病人),已经无力去安抚自己的儿子,连她自己也走向绝路。

心脏病、失聪、尿毒症、不孕不育、糖尿病、性侵心理创伤、脑梗,亦或是王阳、罗美素的死,对于病人来说,这些病痛是可以治愈的么?病人们,以及作为承受痛苦的主人公王响来说,又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以后的生活呢?

彪子:用任性的方式自我毁灭

彪子虽然是剧中学历最高的人——九十年代大学生,却是全剧中最单纯的人,估计他看弗洛伊德看到本我后就不看了,作为本我化身,只追求快乐原则,人物十分自洽。

他仿佛游离于全剧之外,当全厂人为未来担忧时,他却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执迷于烤地瓜、烤红薯和丽茹身上的消毒水味。如果说他富有心计、一心为了事业,那当他拿水瓶砸厂长时,性的冲动便已压倒了理性。

彪子的糖尿病无疑是享乐的惩罚,而这种享乐建立在生活的无望之上。彪子在厂办点头哈腰,却遇到厂长报复意外下岗,再就业的过程中,屡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妻子也因此离去。生活中的胡吃海塞,鼓起的肚皮和“遇事别往心里去”的人生态度,更多彰显着无奈,只能用彩票给生活增添渺茫的希望。

王响、彪子、马队三人狂欢的KTV之后,是一场“生存还是灭亡”式的选择。彪子中大奖无疑带有浓重幻想色彩,彪子的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次本我任性地自我毁灭。彩票中奖的狂喜,像是一次狂欢式的舞蹈,用笑容向这个残酷的世界告白,这最符合彪子的性格。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马队:难以放手的体制身份

可以说马队的动人之处,正在于他超越规则的正义感。当他凭借自己的判断,在没有经过法律允许情况下,暴打沈墨的大爷,这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而非程序的正当性。当局长因为马队违规命令他不再参与案件的审理,他便脱下警服,更表明对正义的追求超越了警察身份。

而后来,当他被旧时手下李局长嫌弃道“别添乱”后,马队便一蹶不振,让彪子和王响别再叫他马队。那本应当是一个决裂的时刻,按照马队的性格,他或许应该不再依赖过去的身份光环,即使像王响和彪子那样成为真正的平民,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道德去追寻正义。

马队在KTV后的昏迷与脑梗,既是一次死去,也可以看成他的重生,他苏醒后仿佛变成了婴儿重新来到世界,脑子里却装着多年前的疑案。那他从婴儿再次长大成人的方式是什么呢?马队在警察局众人的认真倾听下、李局长的端茶送水之中破案,狂喜而痛哭流涕。

可以说,是完成对沈墨的指认、破案,以及警察身份地位的重新找回,让他再次体会到了回到体制的短暂幻象。那马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火热的正义感在哪呢?我们喜欢一个人物仅仅因为他是思维严谨的神探么?

况且,他曾困惑的谜团,对于观众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悬念不在这里,观众对马队命运的期盼当然也不在这里。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我们对比《杀人回忆》就能看到,宋康昊饰演的警察的探案之旅,恰恰是一次导致他脱下警服的失败之旅,影片罕见地站在底层的对立面,以警察身份,居高临下地审判、施暴于无辜民众,只为谋求一个几乎无法得到的真相(因为基于事实改编,当时的观众已经知道案件没有告破)。

影片中警察凭借毫无根据的推理,暴力逼供平民,迎来的却是那个“凶手”倔强不屈的面孔。

宋康昊在结尾惊愕又惶恐的复杂面部特写,在我看来旨在说明,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恶行,仍然无所不在地笼罩着世界,难题远没有得到解决。

当宋康昊脱下警服,变成一个享受日常美好生活的普通商人,这种惊愕仍然提醒着他,绝对不要忘记,不要那么简单就“向前看”。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响:向前看真的容易么?

实际上整个剧可以看作王响与沈墨构成的双主人公,两人虽然社会背景、原生家庭完全不同,但人生经历却高度一致,那就是他们几乎都失去了世间的一切,在事业上或是丧失了成为音乐家或者医生的未来,或是成为工人劳模后走向下岗,在家庭上,他们都失去了至亲,以及他们共同钟爱的王阳。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享着同样的一份悲痛,就像同一种残酷的命运都降临在两人头上。

然而根本上不同的是,沈墨面对这种命运的不公,走向了明确的道路:复仇。复仇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港商卢总。卢总一方面作为权势者强行侵犯了沈墨的身体,另一方面,全剧也暗示着工人们之所以陷入到濒临下岗、朝不保夕的窘困境况,根本上就是因为桦钢厂长与港商卢总之间的利益输送。

可以说,卢总不仅侵犯了沈墨,也如吸血鬼一般侵占了王响等全厂工人们的资产。正如沈墨亲手完成了对卢总的复仇,王响同样也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暴打了的厂长,两者都具备着嫉恶如仇的性格。甚至对于王阳来说,帮助沈墨复仇,表明他们三个都是站在一边的。那么为什么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上,王响与沈墨却大相径庭呢?

在王阳死后,当王响看到王阳的遗体,他首先以一个超我式的父亲姿态要求他“起来!要睡回家睡去!”不愿接受秩序的崩塌,丧事之后,马队来说明情况,王响依然要求“讨个说法”,不愿接受这场悲剧是意外或是人内心世界的坍塌,依然将其视为几个不良少年的恶行,其人生从此也就变成了一场解密难题的追踪之旅。他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桦林“原地打转”,或许就有这种意味。

王响的人生问题转化为“王阳的死因”,他不再恼怒厂长,不再纠结下岗的问题,不再担心妻子的心脏支架报销费,只求将凶手绳之以法。当他终于有机会面对沈墨,他只能把仇恨倾注于更为可怜的“坏人”沈墨身上。但当他解开谜题——王阳死于意外,大雾散去,他又该怎样面对人生?创作者最终决定让王响组建了新的家庭,“别回头”“向前看”。

对比《活着》来看,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改编电影,主人公福贵经历了身边诸多亲人因种种变故而离去,而他最后仍然像麻木一般坚韧地活着,让人不禁想起《芙蓉镇》中的经典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活着”就是整部作品的主题,老实巴交的富贵或许不具备反思历史的能力,或者像沈墨那样走向决绝的复仇之路,像老黄牛那样面对艰难的人生,就像西西弗那样不断将巨石推向山顶,彰显一种存在主义的精神。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福贵的人生,除了早期生于福贵人家,他后来的人生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天赐的幸运,磨难陪他走完了孤独的后半生,但他依旧坚韧地活着,即使没有好事发生。

对于同样失去了一切的王响来说,创作者为王响安排了一次天赐般的礼物,妻儿离世后,当王响躺在火车轨道,以惨烈的方式否定作为火车司机的前半生时,王北作为一种天降的赏赐使他找回了活下去的动力。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北与整个作品的“病痛叙事”不同,他高大帅气,孝顺努力,毫无病痛,填补了王响内心的巨大伤疤。同时,一直喜欢他的巧云不离不弃,给予了王响太多理由,不再反复回想过去。

正是这种天赐的力量,抹平了王响内心深处的种种伤痛,如果说在查明王阳死因之前,王响还坚持认为“都是儿子,但不一样”,在查明真相后,王响就彻底决定向前看了。

那些解决不了的心脏支架的报销款、写着自己名字的提前下岗名单、榨取民脂民膏的厂长、走投无路的彪子……是否就能随着新家庭的建立而随风而逝呢?所谓“别回头”又谈何容易?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王响应该如何看待结尾的火车呢?那种短暂而美好的回忆是否本身就是蕴藏着危机的幻象?结尾姜育恒的《再回首》这样唱:“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如果王响真的再次回到过去,这趟火车将通向何方?他还能“我心依旧”吗?

“爹味”毁了这部神剧?

(责编: wanglu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